photo credit:關鍵評論網
1980年代的台灣,在1987年解嚴之前,政治氣氛仍舊肅殺。一般人民如要從政,不是加入國民黨,就是走黨外路線─這個「黨」指的當然是國民黨─沒有其他選擇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甫自德國波昂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回台的朱高正,憑藉著犀利的言語風格,強烈的肢體語言和縝密而清晰的思路,很快地開拓出自己的政治路途。1986年9月28日,黨外團體「黨外選舉後援會」在圓山集會商討年底的增額國民大會代表和立委選舉。在那個集會即屬非法,組黨更是不可能的年代,朱高正仍強烈建議應該立即組黨,在現場熱烈響應之下,「民主進步黨」成立,朱高正成為第一批黨員。
放話「如果我進立法院,等於送一顆超級炸彈,要將立法院炸 得東倒西歪」的朱高正,1986年12月以12多萬第一高票當選雲林選區立委,不但打亂國民黨在雲林經營四十多年的選舉樁腳,也就此正式進入立法院。
隨後,1987年2月到7月15日解嚴期間的立法院,果然就如同朱高正所說,被他炸的「東倒西歪」。
一黨專政之下的立法院,只是行政院與國民黨中常會的橡皮圖章,非但組織怪異,也無法發揮民主國家的國會功能,其面貌與今日截然不同。當時除了1948年在大陸時期所選出,將近380位的資深立委之外(原本共有760人,遷臺後剩380餘人,含1991年前在台灣逝世者),依據《動員戡亂臨時條款》所選出的「增額」立法委員,最多的時候也僅有130人,且多數是國民黨藉,難以發揮國會的正常功能。
於是,朱高正認為「在國民黨獨裁時期,反對黨為有效監督,必須採取極端的手段;溫和的問政方式,無法有效推動民主發展」,開始他翻江倒海、肢體肉搏,「朱高正風格」的體制衝撞,和民進黨立委推動第一次國會改革。
成立六十多年的立法院,在朱高正以及民進黨立委的衝撞之下,就此走上改革之路。不但促成開放台灣人民赴對岸探親,更讓蔣經國總統在1987年7月宣布解除戒嚴,開創台灣民主史最重要的一頁。1991年,所有資深國代退職,立法院也正式進入第二屆完成全面改選。1980年代末期民主風起雲湧,朱高正「拳腳」所開拓出來的民主道途,佔有決定性的因素。「國會戰神」與「台灣第一民主戰艦」的稱號,絕非浪得虛名。即使朱高正於1990年離開民進黨並成立中華社會民主黨,更在之後加入新黨,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裡,他已留下屬於自己的位置與歷史地位。
但這段國會會面改選前的歷史也不是全然正面。由朱高正所帶起的暴力問政風格,讓立法院乃至於地方議會紛起效尤,動輒以肢體進行議事抗爭。但在沒了黨國箝制民主的脈絡以及爭民主的理念之下,肢體抗爭失去正當性,成為個人作秀與利益交換的工具,與當年立意在改變體制爭取民主的理念不可同日而語。
將近三十年過去,朱高正如何評斷這段在國會抗爭的歷史,對於當年衝撞體制對國會與台灣民主所造成的影響又有怎樣的看法?
民主戰艦朱高正:那段立法院幹架的歲月-史無前例的體制衝撞
採訪:關鍵評論網 吳承紘
1987年5月30日,時任民進黨增額立法委員的朱高正,為了1988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跳上立法院主席台進行杯葛,這一幕不但震撼當時保守的台灣社會與政壇,同時也引爆後續的國會改革運動。隔年,同樣是為了中央政府總預算案,朱高正又跳上主席台,並且對立法院長劉闊才揮出「國會第一拳」,再度震撼全國。期間大大小小的肢體衝突不斷,「暴力問政」不但成了朱高正最鮮明的旗幟,更被封為「台灣第一民主戰艦」。雖然3年後朱高正因理念不合退出民進黨,但他在立法院給所推動的資深國代退職與國會全面改選,這兩件重大的政治工程仍逐一實現,並於1991年完成,對於立法院乃至於台灣的民主化,有著長遠而關鍵的影響。
朱高正:我要將立法院炸得東倒西歪
1980年代的台灣,在1987年解嚴之前,政治氣氛仍舊肅殺。一般人民如要從政,不是加入國民黨,就是走黨外路線─這個「黨」指的當然是國民黨─沒有其他選擇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甫自德國波昂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回台的朱高正,憑藉著犀利的言語風格,強烈的肢體語言和縝密而清晰的思路,很快地開拓出自己的政治路途。1986年9月28日,黨外團體「黨外選舉後援會」在圓山集會商討年底的增額國民大會代表和立委選舉。在那個集會即屬非法,組黨更是不可能的年代,朱高正仍強烈建議應該立即組黨,在現場熱烈響應之下,「民主進步黨」成立,朱高正成為第一批黨員。
放話「如果我進立法院,等於送一顆超級炸彈,要將立法院炸 得東倒西歪」的朱高正,1986年12月以12多萬第一高票當選雲林選區立委,不但打亂國民黨在雲林經營四十多年的選舉樁腳,也就此正式進入立法院。
隨後,1987年2月到7月15日解嚴期間的立法院,果然就如同朱高正所說,被他炸的「東倒西歪」。
肢體肉搏殺出國會改革之路
一黨專政之下的立法院,只是行政院與國民黨中常會的橡皮圖章,非但組織怪異,也無法發揮民主國家的國會功能,其面貌與今日截然不同。當時除了1948年在大陸時期所選出,將近380位的資深立委之外(原本共有760人,遷臺後剩380餘人,含1991年前在台灣逝世者),依據《動員戡亂臨時條款》所選出的「增額」立法委員,最多的時候也僅有130人,且多數是國民黨藉,難以發揮國會的正常功能。
於是,朱高正認為「在國民黨獨裁時期,反對黨為有效監督,必須採取極端的手段;溫和的問政方式,無法有效推動民主發展」,開始他翻江倒海、肢體肉搏,「朱高正風格」的體制衝撞,和民進黨立委推動第一次國會改革。
成立六十多年的立法院,在朱高正以及民進黨立委的衝撞之下,就此走上改革之路。不但促成開放台灣人民赴對岸探親,更讓蔣經國總統在1987年7月宣布解除戒嚴,開創台灣民主史最重要的一頁。1991年,所有資深國代退職,立法院也正式進入第二屆完成全面改選。1980年代末期民主風起雲湧,朱高正「拳腳」所開拓出來的民主道途,佔有決定性的因素。「國會戰神」與「台灣第一民主戰艦」的稱號,絕非浪得虛名。即使朱高正於1990年離開民進黨並成立中華社會民主黨,更在之後加入新黨,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裡,他已留下屬於自己的位置與歷史地位。
但這段國會會面改選前的歷史也不是全然正面。由朱高正所帶起的暴力問政風格,讓立法院乃至於地方議會紛起效尤,動輒以肢體進行議事抗爭。但在沒了黨國箝制民主的脈絡以及爭民主的理念之下,肢體抗爭失去正當性,成為個人作秀與利益交換的工具,與當年立意在改變體制爭取民主的理念不可同日而語。
將近三十年過去,朱高正如何評斷這段在國會抗爭的歷史,對於當年衝撞體制對國會與台灣民主所造成的影響又有怎樣的看法?
核稿編輯:楊之瑜